第七屆世界呂氏族人懇親大會
呂忠平 呂有凱訪談提要
主持人:得知你們在匯編呂氏千秋文化叢書,請談談你們的創義
有凱:好的,首先謝謝關注。我們要編這套叢書(展示樣書),這是第一集初審樣書,我們呂氏歷代先祖的經典文獻和相關作品極為豐富,但是散落各地民間,有的瀕臨失傳,急需匯編成書,讓東西南北、世界各國的呂氏族人都能共享。
主持人:請問忠平先生,當今網絡交流很方便,還有必要編書嗎?
忠平:我們呂氏有400多個Q Q交流群,但是,會電腦上網交流的是極少數,大家上線時間有限,交流內容零碎,又不能保存。絕大多數人,還是喜歡書面直觀效果。家有寶書,老少皆宜,傳教真諦,代代受益。
主持人:匯編這套叢書的目的是什么?
有凱:呂氏文化博大精深,但有待普及,還有些傳承不一的現象,比如各地對某一歷史人物的傳記、評價不一致,褒貶各異,誤導子孫,引發爭執,需要規范。編好這套家書,統一版本,啟迪后人。目的是提高傳承質量,規范、弘揚和發展呂氏文化。
主持人:你們《大呂家聲》收集的文稿包括那些范圍?
忠平:題材包括:有關家譜、家教的經驗,各宗支始遷祖的遷徙故事,表彰家族團結和睦、企業精英、慈善忠孝等人物,呂氏企業及個人值得紀念的圖文。
主持人:編叢書的工程浩大,計劃何時完成,能給大家一個期待嗎?
有凱:計劃在2018年第八屆世呂大會前出版,先出4集,爭取6集,向大會獻禮。這套叢書沒有完成時限,將來會有很多呂氏后代接力續編。
主持人:你們如何安排運作程序?
忠平:由《呂氏族譜網》和呂氏家譜編輯部聯合組成叢書編輯部,全程負責編排業務。入選作品5篇以上,均列為副主編。作品入選者,贈書一本。
主持人:請問你們如何組稿,對應征文稿有何要求?
有凱:原則是呂氏族人集體創作。所有文稿實名制發表。要求一個主題寫一篇,歡迎一人多篇,具體規則,可上網閱讀《征稿啟示》,歡迎電話咨詢。
主持人:請問你們這套叢書的版權歸屬方案如何確定?
忠平:版權歸出資人所有。各冊封面都標明“版權人呂 ”。古代先賢呂不韋出錢,利用文化人編纂《呂氏春秋》而功名永傳。本套叢書投資人也必將成為新的呂不韋。主持編好這套叢書,必然功名永傳,流芳萬代。
主持人:呂氏首創成功了一套家譜新體例,成果能否讓大家分享?
有凱:這套家譜技術新體例,是結合一系列現代家譜理論對家譜質量的要求而研制并實用成功的。已由國家級出版社作為家譜技術工具書正式出版(展示新書),這是正版,由新華書店發行。各族各姓都適用,子孫后代都需要。
主持人:忠平先生,你認為呂氏首創的家譜新體例有那些優點?
忠平:主要優點是結構科學,功能完善,克服了老家譜的缺點,查閱簡便,易讀易懂,符合現代閱讀習慣,有利于普及。與舊體例相比,經實踐實例證明,可節省紙張和印刷成本60%以上。
主持人:關于提高家譜質量,是一個改革創新問題,對嗎?
有凱:對,但是,改革有阻力,取決于對家譜質量的認知標準。很多人聽到改革,就說。我認為古今不能用號,這是認知事物發展的定律。如果說古人所為必須照舊,就該毀掉農機,還原刀耕火種;禁止生產服裝、掛樹葉遮羞。傳統文化需要與時俱進,才能不斷發展,不能永遠跟著古人的腳印,生搬硬套。
主持人:你認為怎樣才能推廣呂氏首創的新體例,提高現代家譜質量?
忠平:首先需要各族各姓的文化機構、宗親會都應該提高家譜質量意識,充分認識舊體例的缺點和新體例的優點,認真加以對比后,選用新體例,才能提高現代家譜質量。
主持人:有凱宗親,你認為呂氏新體例的推廣前景如何?
有凱:我相信,呂氏體例將會成為廣泛流行的第三個家譜體例,并有逐步取代歐、蘇體例的必然。
主持人:能留下你們的投稿方式嗎?
忠平:投稿方式,請用電子文檔,作者輸入電腦並校對定稿後,發送到下列郵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