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公家教(精簡版)
呂有凱 整理
立身之本,義讓為先。得人一牛,還人一馬,往而不來,非成禮也。知恩報恩,風流儒雅,有恩不報,非成人也。
禮問來學,不問往教。慎其言語,整齊容貌。侍君盡忠,侍父盡孝。善能行孝,孝心侍父,晨省暮看,知饑知渴,知暖知寒;憂時共戚,樂時同歡,父母有疾,居無求安,聞樂不樂,聞喜不看,得治痊癒,止亦不難。弟子侍師,敬同于父,習其道也,學其言語。一日為師,終生為父;好言善述,慢出口舌。立身行道,始于侍親;孝無終始,不離其身。修身慎行,莫辱先人。
教子之法,常令自慎;他貧莫笑,他病莫欺;他財莫取,他色莫侵;他強莫觸,他弱莫欺。財能害己,必須畏之;酒能敗身,必須戒之;色能招害,必須遠之;憤能積惡,必須忍之;心能造惡,必須凈之;口能招禍,必須慎之。貪心害己,利己傷身。
聞人善事,皆可稱楊。知人有過,密掩深藏;少談彼短,莫恃己長。鄰有災難,必須救之。見人打斗,即須諫之;行善獲福,行惡得殃。
尊人賜酒,必須拜受;尊人賜肉,骨不與狗;尊者賜果,懷核在手,苦莫棄之。對客之前,不得唾涕,亦不漱口。敬上愛下,泛愛尊賢,孤兒寡婦,特可矜憐。勿貪惡事,莫作詐偽。惡人同會,禍必及身。養兒之法,莫聽誑言;育女之法,不得離母。一行有失,百形俱傾;能與此禮,無事不精。
新婦侍父,孝養翁家,敬侍夫主,泛愛尊賢,女慕貞潔,男效才良。
教示兒女,行則細步,言必小語;女年長大,聘為人婦,不敬君家,不畏夫主,大人使命,說辛道苦;夫為一言,反應十句,損辱兄弟,連累父母。
少為人子,長為人父,出則斂容,動則癢序,謹慎口言,終身無苦。傷人之語,必傷自身,含血損人,先惡其口。十言九中,不語者勝。
居必擇鄰,行擇良友;厚待賓客,侶無親疏,合食與食,合酒與酒。
蓬生麻中,不扶自直;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;近佞者陷,近偷者賊;近愚者疑,近圣者明;近賢者德。近鮑者臭,近蘭者香;近愚者暗,近智者良。圣人避酒客,君子恐酒夫。
勤耕之人,豐衣足食;勤學之人,必居官職;良田不耕,損人功力;養子不教,費人衣食。
與人共食,慎莫先嘗;與人同飲,莫先舉觴。行不擋路,坐不當壁。路逢尊者,側立其旁,有問善對,必須審詳。子從外來,必先省堂,未見尊者,莫入私房;食必先讓,勞必先當;知過必改,得能莫忘。
結朋交友,須擇賢良。與人相識,先正容儀,稱名道字,然后相知。陪年已長,則父侍之。
三人同行,必有我師,擇善而從,不善遠之。小人為財而相殺,君子以德為相知。欲求其強,先取其弱;欲求其剛,先取其柔;欲防外敵,必須自防。
鷹鷂雖迅,不及風雨;日月雖明,不可貪覆;唐虞雖圣,難化其主;微子雖賢,難諫昏君;比干雖慧,未能防身;君子之懷,有如大海,博納眾川,寬則得眾,敏則有功。
以法治人,人即得治;治國信讒,必殺忠臣;治家信讒,家必敗亡;兄弟信讒,分則異居;夫婦信讒,男女生分;朋友信讒,必致死怨。抱薪救火,火必成災;揚湯止沸,不如去薪。
瓜田不整履,李下不整冠。圣君雖渴,不飲盜泉之水;暴風疾雨,不入寡婦之門。孝子不隱情于父,忠臣不隱情于君。君濁則用武,君清則用文。明君不愛邪佞之臣,慈父不愛不孝之子。道之以德,德之以禮。貧不可欺,富不可恃,陰陽相摧,終而復始。
不患人不知己,唯患已不知人。己欲立身,先立于人;
己欲達者,先達于人。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明珠不營,焉放其光;人生不學,言不成章。
小兒學者,如日出之光;老而不學,冥冥如長夜。
行來不達,所見不長;學問不廣,智慧不長;博學之家,必有君子。
勤是無價之寶,學是明目神珠。
積財千萬,不如明解一經;
良田千傾,不如薄藝隨身。